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篮舆伊轧又前村,何许风来洗睡昏”,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宋·陆游
篮舆伊轧又前村,何许风来洗睡昏。
溪水碧于前夜雨,山花红似去年春。
儿童笑语争迎客,鸡犬升平不用门。
行遍天涯真老矣,此生何处是归根。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乘坐着竹轿吱吱呀呀地前往前村,不知从何处吹来的风驱散了我的困倦,溪水因为前夜的雨水而更加碧绿,山花也红得如同去年的春天,孩子们欢声笑语地争着迎接客人,鸡犬相闻,家家户户都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连门都不用关,我走遍了天涯海角,如今真的已经老了,这一生到底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轿游览近村,后舍轿步行归家的情景,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乡村生活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归宿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览近村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篮舆伊轧又前村,何许风来洗睡昏”以竹轿的吱嘎声和吹来的清风开篇,既写出了旅途的轻松愉悦,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颔联“溪水碧于前夜雨,山花红似去年春”通过对比前夜雨后的溪水和去年春天的山花,突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时间的流逝,颈联“儿童笑语争迎客,鸡犬升平不用门”则通过描写乡村生活的和谐安宁,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尾联“行遍天涯真老矣,此生何处是归根”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感慨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他曾在朝廷任职,也曾投身军旅生活,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晚年时期,他退居家乡,过着宁静的乡村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归宿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