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无旷野堪犁具,亦有清江可钓丝。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

非无旷野堪犁具,亦有清江可钓丝。出自哪首诗?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非无旷野堪犁具,亦有清江可钓丝。

老去功名空自惜,平生心事只天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乌鸟归巢,路上的行人稀少,前山的暮色渐渐笼罩到柴门,小童划着一叶扁舟,像叶子般轻盈,独自编着篱笆,驱赶着鸭群归来,不是没有广阔的田野可以耕作,也有清澈的江水可以垂钓,年岁已老,对功名只是徒然惋惜,平生的心事只有上天知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泊,前两句写傍晚时分,乌鸟归巢,行人稀少,前山暮色笼罩,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小童划船、编篱笆、驱赶鸭群的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生动场景,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功名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前两句通过乌鸟归巢、行人稀少、暮色笼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中间两句则通过小童划船、编篱笆、驱赶鸭群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生动与和谐,使全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功名的淡泊,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时所作,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石湖后,他致力于文学创作,以田园诗最为著称,这首诗正是他在田园生活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泊心态的写照,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超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