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恨春风苦无思,卷藏红绮不容披。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春怨

最恨春风苦无思,卷藏红绮不容披。上一句是什么?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最恨春风苦无思,卷藏红绮不容披。

作者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他擅长绝句,多写闺情、乡思,内容较为狭窄,但诗风清新自然,尤善于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纱窗外的太阳渐渐西沉,天色逐渐暗淡下来,华丽的宫殿内空无一人,只有泪痕清晰可见,最怨恨的是那无情的春风,它似乎不懂得人的相思之苦,竟然把美丽的红色丝绸衣裳卷藏起来,不允许人披上它去寄托相思之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独自在宫殿中哭泣的情景,表达了她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怨恨春风不解人意的情感,诗中“纱窗日落”和“金屋无人”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而“泪痕”则直接揭示了女子的内心痛苦,后两句则通过“最恨春风苦无思”和“卷藏红绮不容披”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怨恨和无奈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而深沉,前两句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为后两句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春风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使其成为了女子怨恨的对象,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其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蕴。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特点。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可能是刘方平在宫廷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写照,唐代宫廷生活繁华而复杂,宫女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离开亲人、朋友,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反映了这种宫廷生活的残酷和无奈,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宫女们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扇了解唐代宫廷生活和女性命运的窗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