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边鸠妇离群去,烟里竹鸡相应鸣。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居

雨边鸠妇离群去,烟里竹鸡相应鸣。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应物

雨边鸠妇离群去,烟里竹鸡相应鸣。

独坐小轩心自静,清风拂面意难平。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隐居,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细雨蒙蒙中,一只失去群伴的斑鸠(鸠妇)孤独地飞去,而烟雾缭绕的竹林深处,竹鸡则相互应和着鸣叫,我独自坐在小屋的窗前,内心渐渐归于平静,清风轻轻拂过脸庞,但心中的思绪却难以完全平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中的动物行为(鸠妇离群、竹鸡相应),以及诗人的个人感受(独坐、心静、意难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感受,雨、烟、鸠妇、竹鸡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山居图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孤独,首句“雨边鸠妇离群去”以鸠妇的孤独飞行,隐喻了诗人的离群索居和内心的孤寂;次句“烟里竹鸡相应鸣”则以竹鸡的相互应和,反衬出诗人的独处与静默,后两句“独坐小轩心自静,清风拂面意难平”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虽然身处静谧的山居环境,内心得以平静,但过往的经历和未来的不确定仍然让诗人的思绪难以完全平息,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高超技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辞官隐居之后,在仕途失意、人生坎坷的背景下,韦应物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的结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感受,韦应物在诗中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