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丛桂留骚客,却忆安榴逐汉槎。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忆秋

会因丛桂留骚客,却忆安榴逐汉槎。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露白风清夜渐凉,

会因丛桂留骚客。

月明星稀秋意浓,

却忆安榴逐汉槎。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成就颇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诗风独特,构思新奇,情感深挚,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露水渐白,夜风清凉,秋天的夜晚开始有了寒意。

因为那丛丛的桂花,诗人留住了那些多情的文人墨客。

月亮明亮,星星稀少,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却让人不禁回忆起当年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追逐石榴(安榴)的往事。

释义

首句“露白风清夜渐凉”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清冷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会因丛桂留骚客”中的“丛桂”象征着高洁与芬芳,而“骚客”则指文人墨客,此句表达了诗人因桂花的香气而留住友人的情景,第三句“月明星稀秋意浓”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月光皎洁,星光稀疏,秋意盎然,末句“却忆安榴逐汉槎”则引入了历史典故,汉武帝曾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带回石榴种子,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远方事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诗中“丛桂”与“骚客”的结合,既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而“安榴逐汉槎”的典故,则赋予了诗歌更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代,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夜,诗人与友人相聚时所作,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引入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