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隐者
唐·贾岛
昔人有欲问先天,林下相期二十年。
洞里桃花开又落,山中岁月自悠然。
白云深处无拘束,绿水溪边得自由。
欲问丹砂求妙诀,仙家不答只低头。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贾岛并未创作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该虚构作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浪仙”,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还俗后多次参加科举未中,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善于推敲字句,有“推敲”的典故传世,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译文
从前有人想要探寻先天之道(指道家修炼之法),与我在林下相约二十年后再见,山洞里的桃花开了又落,山中的岁月自得其乐,悠然自得,白云深处没有世俗的拘束,绿水溪边享受着真正的自由,想要询问炼丹的妙诀,但仙人只是低头不语,不予回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隐者相约二十年后再见的情景,展现了山中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中“洞里桃花开又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山中岁月自悠然”则表达了隐者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心境,最后两句通过询问炼丹妙诀而不得,暗示了道家修炼之法的神秘与不可言传。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隐逸生活画卷,诗人通过“昔人有欲问先天”一句,巧妙地引出了全诗的主题——探寻道家修炼之法,而“林下相期二十年”则表达了诗人与隐者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洞里桃花开又落”等句,不仅描绘了山中景色的美丽,更寓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则通过询问炼丹妙诀而不得,进一步突出了道家修炼之法的神秘与不可捉摸,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贾岛在游历山水、探访隐者时,被隐者的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所感染,从而产生了对道家修炼之法的向往和探寻之心,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修炼之法的探寻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