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步武才重见,白屋诗书尚几家。的解释

诗词原文

村居杂感

青云步武才重见,白屋诗书尚几家。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青云步武才重见,白屋诗书尚几家。

野老村居无别事,闲来开卷对窗纱。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在青云直上的仕途上,又有几位才子重新崭露头角;而在简陋的民房中,还有多少家庭在坚持研读诗书呢?我这个乡野老翁居住在村子里,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闲暇时便打开书卷,对着窗纱静静地阅读。

释义

“青云步武才重见”意指在官场上,那些有才华的人经过努力后重新获得高位或名声;“白屋诗书尚几家”则表达了作者对普通百姓中仍有人坚持读书学习的敬佩,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读书风气不盛的忧虑。“野老村居无别事,闲来开卷对窗纱”则描绘了作者自己淡泊名利、安于村居生活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青云步武”的才子和“白屋诗书”的百姓,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读书文化的珍视,前两句既表达了对才子重新获得成功的赞叹,也流露出对普通百姓中坚持读书学习的敬佩之情,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己的村居生活,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隐居乡村期间,郑板桥一生历经坎坷,早年仕途不顺,中年虽有所成就,但晚年因官场腐败而心灰意冷,最终选择隐居乡村,在隐居期间,他深入民间生活,对百姓的疾苦和读书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当时社会现实和读书文化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对读书文化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高尚情操。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