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的释义

诗词原文

恨事

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的释义

宋·陈东

举世皆贪世所羞,斯人独为古人谋。

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

百年心事归平淡,一寸光阴逐水流。

天地苍茫容我醉,且挥毫墨赋闲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东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陈东,字少阳,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士人、太学生,他生于北宋末年,历经靖康之变,对金人的侵略和朝廷的软弱无能深感愤慨,陈东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曾多次上书请求朝廷抗金,恢复中原,是南宋初期一股重要的爱国力量,后因直言触怒权臣秦桧,被诬陷下狱,最终被害。

译文

全世界的人都贪恋世俗所认为的可耻之事,唯独我陈东在为古人的理想而谋划,如果君主不能像唐尧虞舜那样贤明,那都是我的罪过;百姓被推入深渊沟壑,又有谁能责怪呢?我一生的心事最终归于平淡,一寸一寸的光阴如同流水般逝去,在这苍茫的天地间,就让我醉倒其中,姑且挥毫泼墨,抒发心中的闲愁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陈东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他痛心于世人贪恋名利、道德沦丧,而自己则坚守古人的高尚情操,为国家的未来担忧,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如果君主不能实现贤明治理,他愿意承担这份责任;他也对百姓的苦难深感同情,但无奈于现实的残酷,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即在苍茫的天地间,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陈东作为一位爱国士人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之心,首联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陈东与众不同的品格;颔联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君主和百姓的关切与自责;颈联则转而抒发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尾联则以醉酒挥毫的形象,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既有深沉的忧思,又有超脱的豁达,体现了陈东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期,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人的侵略和朝廷的软弱无能使得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陈东作为一位爱国士人,对国家的未来深感担忧,他多次上书请求朝廷抗金,恢复中原,但往往遭到权臣的打压和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东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超脱的心态。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