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全诗是什么?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年。

南去棹,北归雁,

水阔天遥肠欲断。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未仕,游于诸侯之间,以诗名世,他的诗多写山水自然,风格清新婉丽,有《李群玉集》传世,李群玉在唐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其诗作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看着南去的船棹和北归的大雁,面对着宽广的水面和遥远的天际,内心愁苦得几乎要断肠。

释义

“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年”描述了诗人常年漂泊在三湘四水之间,以诗为伴的生活状态。“南去棹,北归雁”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水阔天遥肠欲断”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的深切和痛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中的“南去棹,北归雁”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水阔天遥肠欲断”一句,则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群玉一生未仕,游于诸侯之间,以诗为伴,他常年漂泊在外,远离家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三湘四水作为诗人生活的地方,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群玉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情感底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诗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的窗口。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