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夔已足的成语解释

"一夔已足"的成语解释指的是有一个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脚兽,能奏乐)就足够了,用来比喻只要一个真正有才干的人就足以担当重任,或者形容事物只需精粹之一,不必求多。

1、一夔已足的释义

一夔已足的成语解释

“一夔已足”是一个成语,意指有一个像夔那样精通音律的人就足够了,用来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强调人才的质量而非数量,夔,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能通音律的独脚龙。

2、一夔已足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能尽精之,夫一精而二足,其上夔也,一精而一足,其次也,精之而不一,不能至也。’舜曰:‘善。’于是使夔领乐,而天下大服。”故事讲述了舜帝让夔掌管音乐,夔认为自己一个“精”的人就足够了,不需要其他人来协助,因此有了“一夔已足”的说法。

3、一夔已足的例句

在公司里,技术部门有李工这样一位专家就足够了,真正是“一夔已足”。

4、一夔已足的分解解释

- “一”表示数量,即一个。

- “夔”指古代传说中的独脚龙,此处借指精通音律或某方面才能出众的人。

- “已足”表示足够、满足。

5、一夔已足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某项工作中,有一个非常出色或专业的人就足够了,不需要过多的人手或资源,它强调的是人才的质量而非数量,适用于评价团队或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

6、一夔已足的示例

在科研团队中,如果有一个像张教授那样在某一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那么就可以说“一夔已足”,因为他在该领域的贡献足以推动整个团队的研究进展。

7、一夔已足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独当一面、出类拔萃(在形容个人能力出众时)。

- 反义词: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人多手杂(形容人多事杂,反而把事情弄糟)。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全面理解“一夔已足”这一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汇。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