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天下"的成语解释摘要:该成语意指通过一次行动或策略,成功地统一或整治了整个天下,形容人具有非凡的治国才能或成就了伟大的统一事业,体现了对局势的全面掌控和整顿,达到国家安定、统一的局面。
1、一匡天下的释义:

“一匡天下”意指通过某种手段或策略,统一或安定整个天下,即实现国家的统一或社会的安定。“匡”有纠正、安定之意,而“天下”则通常指整个国家或世界。
2、一匡天下的出处:
此成语出自《论语·宪问》中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原句描述了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使诸侯国归顺,从而安定天下的历史事迹。
3、一匡天下的例句: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匡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4、一匡天下的分解解释:
- “一”表示统一、整个;
- “匡”有纠正、安定、治理之意;
- “天下”则指整个国家、社会或世界。
5、一匡天下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组织通过强大的政治或军事手段,成功地统一或安定了一个地区或国家,它带有强烈的正面色彩,强调了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国家的统一。
6、一匡天下的示例:
在历史上,除了上述提到的管仲辅佐齐桓公外,汉武帝通过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及开疆拓土,也可以被视为“一匡天下”的典范,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汉朝的统治。
7、一匡天下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统一四海、安定天下、一统江山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通过某种手段实现国家或社会的统一和安定。
反义词:四分五裂、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等,这些词语则描述了国家或社会处于分裂、混乱的状态,与“一匡天下”形成鲜明对比。
“一匡天下”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或组织的丰功伟绩,也体现了人们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