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鹧鸪天·闻琴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全诗是什么?

宋·辛弃疾

别后相思几度秋,飞鸿翅影信难收。

梦回江渚生春草,闻说萧郎逐逝川。

旧曲重寻知处少,新愁未了怯登楼。

伯牙因此绝清弦,弹到高山流水休。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他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词作。

译文

离别之后,相思之情已经历了几个秋天,飞鸿传书的影子也难以收到,梦中回到江边的小洲,那里春草已经生长,却听说萧郎已经追逐流水远去,想要重新寻找那些旧日的曲调,却发现知道的人已经很少,新的愁绪还未了结,却害怕登上高楼远望,伯牙因此断绝了清雅的琴弦,弹到高山流水之处便停止了演奏。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写离别后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再续知音之乐的哀愁。“闻说萧郎逐逝川”一句,借用了萧史乘龙升天的典故,暗指友人离去,如同追逐流逝的河水一般,再也无法相见。“伯牙因此绝清弦”则引用了伯牙子期知音难觅的故事,表达了词人因失去知音而断绝琴弦的悲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相思之苦和知音难觅的哀愁,词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如“飞鸿翅影”、“江渚生春草”、“逐逝川”等,使得词作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词人通过对比旧曲难寻和新愁未了的情境,进一步突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以伯牙绝弦的故事作结,更是将词人的悲痛之情推向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作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经历了与某位友人的离别之后,深感知音难觅、孤独无助而创作的,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晚年退隐上饶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词作,这首《鹧鸪天·闻琴》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既是词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反思。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