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求道
唐·李中
道大如天不可求,修其可见致其幽。
心源本自无拘束,尘世何曾得自由。
云外飞鸿长自在,林间啼鸟亦悠游。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但后世对其研究相对较少,留存下来的诗作也不多。
译文
大道广大无边如同天空一般难以捉摸,但我们可以修炼那些可见的部分,以达到其深邃的境地,内心的源泉本就无拘无束,而尘世间的纷扰又怎能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呢?云外的飞鸿自由自在地翱翔,林间的鸟儿也悠然自得地啼鸣,不知何时我才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在那月满松风的小径上,独自享受秋天的宁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道的追寻与感悟,首句“道大如天不可求”指出大道的广大无边与难以捉摸;次句“修其可见致其幽”则表达了通过修炼可见的部分,以达到大道深邃境地的愿望,后两句则通过描绘飞鸿与啼鸟的自在生活,以及自己归隐青山的向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道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联以“道大如天”形容大道的广大无边,与“不可求”形成对比,突出了大道的难以捉摸;颔联则通过“修其可见”与“致其幽”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大道修炼的理解与追求,颈联与尾联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归隐生活的美好,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与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归隐山林之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对现实感到失望与无奈,于是选择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大道的追寻与感悟,以及对自然景象与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士人阶层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普遍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