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文木一经题品后,虚名不数大夫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长江主簿,故又称“贾长江”,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苦思炼字,以五言律诗见长,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善于通过刻画入微的细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作品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抒发穷愁苦吟之情。
译文
你的居所远离尘嚣,邻居稀少,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迷人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山气山色仿佛都随之动荡起来,文木一旦经过你的品题,它的虚名就不亚于被封为大夫的显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周围环境,表现了隐逸生活的情趣,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文木一经题品后,虚名不数大夫封”两句,以文木经题品而身价倍增,比喻李凝的才学得到赏识后,名声虽为虚名,却远胜于世俗的功名利禄。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感受,前六句写隐居之地的清幽寂静,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隐逸生活的超脱与自在,尤其是“僧敲月下门”一句,成为千古名句,表现了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文木一经题品后,虚名不数大夫封”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才学得到赏识的欣慰,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但他对诗歌创作有着极高的热情,这首诗是他游历四方,拜访友人时所作,李凝是他的友人之一,隐居在郊外,贾岛在拜访李凝时,被其幽居的环境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的隐居生活,贾岛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也借李凝之才学,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