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圣人间,祝网解其罗。的解释

诗词原文

咏史

安知圣人间,祝网解其罗。的解释

唐·卢照邻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开鸿业,功臣还故乡。

銮舆游东岱,转旆入咸阳。

肃肃清庙祀,皇皇太乐张。

征旅无俾役,归奉东陵皇。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纲。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英,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剑空孤愤,谁知壮士情。

独坐伤孤愤,闲吟招隐诗。

岩居僧未识,林卧鸟相知。

朝游云峰下,夜宿湓水湄。

湓水通东海,归帆何时归。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安知圣人间,祝网解其罗。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声。

惟应清夜梦,长与故人违。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唐代诗人。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初期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其作品辞藻富赡,内容广阔,意境新奇,风格雄浑奔放,富有浪漫气息,但因他晚年患风疾,痛苦不堪,曾在《释疾文》中描述了身体上的痛苦,以及精神上的煎熬,有纵横的才气,但长期抱病,为疾苦所折磨,身体日渐消瘦,须发早白,愤懑不平,最后自投颍水而死。

译文

(仅针对“安知圣人间,祝网解其罗”两句)

谁能知道在这圣明的世间,还有谁能像古代圣王那样,用祝网的方式解除百姓的罗网(即解除百姓的困苦和束缚)?

释义

“安知圣人间,祝网解其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圣明君主的期盼。“安知圣人间”意为谁能知道在这圣明的世间,“祝网解其罗”则引用了古代圣王解网放生的典故,象征着解除百姓的困苦和束缚,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赏析

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的赞美,又开启了后文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圣明君主的期盼,诗人通过“安知圣人间”的设问,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祝网解其罗”的典故,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公正、和谐社会的渴望,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圣王的敬仰和向往,希望当代也能有圣明的君主出现,解除百姓的困苦和束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照邻在游历山水、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创作的,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圣明君主的期盼,诗人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在创作这首诗时,卢照邻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身体疾病缠身,精神上也备受煎熬,他更加渴望有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