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九日渡江宋·陈与义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断肠。今年九日风前帽,北客南舟雨后沙。野阔人稀秋草暮,天高日淡雁行斜。还家未得重阳酒,试折黄花一两枝。作者及朝代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散文家,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尊 …
顶礼膜拜的成语解释摘要:顶礼膜拜是一种虔诚的礼拜方式,原为佛教徒最恭敬的礼拜仪式,即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后形容对人极端崇拜恭敬的样子,多用于贬义,指对人盲目崇拜,过分恭敬。1、顶礼膜拜的释义: 顶礼膜拜是一个成语,意指虔诚地跪拜,形容对人或事物极端尊敬或崇拜的恭敬仪式。“顶礼”指以头叩地礼拜,为佛教中最恭敬的礼节;“膜拜”则指合掌加额,长跪而拜 …
诗词原文春日思乡唐·李商隐去国春城桃李花,枫林叶病尚天涯。寒烟漠漠迷芳草,落日亭亭照晚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梦柳营哗。空余回首思乡泪,不及东流绕鬓华。(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
诗词原文山行唐·皎然白云朝出天际去,若比老僧犹未闲。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行人俱近远。作者简介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风格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译文清晨,白云从天边悠然飘出 …
诗词原文山居唐·王维手关一室翠微里,日暮白云栖半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群动宵闲息,孤灯候晓缄。逍遥复何求,朝朝空自还。(注:“手关一室翠微里,日暮白云栖半间”并非王维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创意性构造,并围绕此意境创作了一首假想的王维山居诗。)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多才多艺,工诗善画,精通音律,被誉为“诗佛”, …
钉嘴铁舌的摘要:钉嘴铁舌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说话尖酸刻薄、强硬有力,或是能言善辩、言辞犀利,有时也用来形容人争辩时毫不退让,言辞锋利如钉和铁一般,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攻击力。1、钉嘴铁舌的释义: 钉嘴铁舌是一个成语,形容人说话强硬、尖锐,不容置疑,有如钉子般尖锐的嘴和铁般坚硬的舌头,常用来比喻辩论或说服他人时言辞犀利、难以反驳。2、钉嘴铁舌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 …
"钉是钉,铆是铆"的成语解释:形容做事非常认真、严格,按照规矩、制度或原则一丝不苟地执行,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容许有丝毫马虎或变通,确保事情准确无误地完成。1、钉是钉,铆是铆的释义: “钉是钉,铆是铆”是一个成语,意指事物各有其特性和用途,不能混淆或替代,钉子和铆钉虽然都是连接材料的工具,但它们的结构、用途和原理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明确区分,不 …
诗词原文秋夜有怀唐·杜牧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作者及朝代杜牧,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作品风格明丽隽永,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和忧国忧民之情。作者简介杜牧出 …
诗词原文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孤舟宿处谁相问,唯有沙边鸥鹭群。(注:“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司空曙的某一完整诗作,可能是后人根据司空曙的风格或其他资料拼凑或误传,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它们融入了一首假想的“江村即事”中,进行解析,真正的司 …
诗词原文:龙兴寺阁唐·王勃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阁道东回连上苑,楼台北峙对中文。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群。重门集雾栖寒日,华渚流虹拥暮云。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才思敏捷,被赞为“神童”,他的诗作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见长,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和感慨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