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山行杂感朝代:清代作者:袁枚山岳交回护,烟波幻有无。林深啼鸟细,径曲落花孤。野老闲相语,樵夫独自行。何须问归路,兴尽自忘吾。作者简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 …
诗词原文题荒园小筑朝代:清代作者:郑板桥荒园浮水镜,人拟小方壶。竹影摇窗月,花香入室芜。琴书随分足,名利不关心。但得长如此,何须问酒徒。作者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常寓深意于浅白之中,其画作则笔墨纵横,风格独特,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人格 …
跌脚捶胸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悲痛或懊悔时的动作,表现为用脚跺地,用拳头捶打胸口,借以抒发内心的强烈情感。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以描绘人物在遭遇重大打击或深感自责时的情感状态。1、跌脚捶胸的释义: 跌脚捶胸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极度悲痛或懊悔时的动作,具体表现为用脚跺地,同时用拳头捶打胸部,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悔恨。2、跌脚捶胸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 …
跌脚绊手的摘要可以表述为:跌脚绊手是一个成语,形容行动不便利,手脚不灵活,走路或做事时容易摔倒或出错,通常用来形容人遇到困境或阻碍时手忙脚乱、无法自如应对的状态。1、跌脚绊手释义:跌脚绊手形容行动不便,脚步不稳,手脚容易相互碰撞或绊倒,常用来描述人在行走或做事时遇到的困难或阻碍,导致动作不协调、不流畅。2、跌脚绊手的出处:这个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体的古籍或 …
诗词原文闲居杂兴朝代:宋代作者:陆游申毫著斯文,聊以从吾私。风月闲相对,琴书兴自随。林深啼鸟密,水静落花迟。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羁。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 …
诗词原文观民计已极唐·杜甫观民计已极,从道安可蚩。黎庶犹未安,皇恩岂云施。长鲸吞九州,鳌足断天维。皇图忽中坼,阊阖欹且危。作者及朝代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作者简介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 …
跌荡风流的成语解释指的是为人洒脱,不拘束;气度超脱,风流儒雅,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方式,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自由自在的精神风貌,以及高雅的文化修养和迷人的个人魅力。1、跌荡风流的释义:跌荡风流,形容人的举止行为洒脱不羁,风度翩翩,富有浪漫和冒险精神。“跌荡”意指不受拘束、放纵不羁,“风流”则多指人的风采、才情出众,或指男女间的浪漫情事,但在此成语中 …
雕文刻镂的成语解释指的是在器物、建筑物等上面雕刻或铸造出各种图案、花纹或文字,形容工艺精细、细致入微的制作过程或艺术品上的精美装饰,常用于赞美工艺精湛或文学作品辞藻华丽。1、雕文刻镂的释义:雕文刻镂指的是在物体表面进行精细的雕刻和镂空,通常用于装饰或表达某种艺术意图,这种技艺常见于古代建筑、家具、器皿以及艺术品上,通过雕刻图案、文字或符号,赋予物品以独特的美 …
诗词原文勉诒儿辈清·周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此岂非为子孙计之长远者哉?岂不念子孙,清白自可诒。作者及朝代作者:周怡朝代:清代作者简介周怡,字顺之,号讷谿,明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因忤 …
雕墙峻宇的成语解释指的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雕墙”指的是雕绘华美的墙壁,“峻宇”则指高大雄伟的屋宇。整个成语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展现出极高的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1、雕墙峻宇的释义:雕墙峻宇指的是雕刻精美、高耸宏伟的墙壁和房屋,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气势恢宏。“雕墙”指的是雕刻有精美图案的墙壁,“峻宇”则指高大雄伟的房屋。2、雕墙峻宇的出处:这个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