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抽条易叶年年事,看取一番新绿成”,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并附上相关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古诗名称:《春望新绿》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诗词原文:春风拂面过江来,抽条易叶年年事。老树逢春犹再发,看取一番新绿成。山间鸟语声声脆,陌上花开处处明。莫道人生无再少,春光不负赶路人。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中期 …
最新内容
食不二味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吃饭不用两道菜肴,即饮食节俭,不奢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享受,强调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保持节制和自律的态度。1、食不二味的拼音: shí bù èr wèi2、食不二味的释义: 指吃饭不用两道菜肴,形容生活俭朴,也指对事物没有过多的欲望或选择,专注于一种口味或生活方式。3、食不二味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 …
诗词原文暮春宋·赵师秀落叶疏疏似雨鸣,莫疑春晚有秋声。斜阳寂寂柴扉掩,一点啼鹃忽断行。作者简介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鬼才”,南宋文学家、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风格清新自然,工于五律,亦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自买束薪来烧浴,浴终早已四山昏”,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小浴》,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原文:《小浴》宋·陆游自买束薪来烧浴,浴终早已四山昏。老年畏冷如畏虎,不惜铜瓶沸水痕。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
食不充口成语的拼音是shí bù chōng kǒu。1、食不充口的拼音: shí bù chōng kǒu2、食不充口的释义: 形容食物极少,无法满足基本的吃饭需求,即吃不饱,口粮不足。3、食不充口的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但具体哪一部典籍最早使用难以考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因贫困而食物匮乏的生活状态。4、食不充口的例句: 在那个饥 …
食不充肠成语的拼音是shí bù chōng cháng。1、食不充肠的拼音: shí bù chōng cháng2、食不充肠的释义: 形容食物极少,无法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肚子总是吃不饱,常用来形容生活贫困,饮食艰难。3、食不充肠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五》:“(百姓)衣不蔽体,食不充肠。” 原文表达了战国时期百姓生活的困苦。4、食不充肠的例 …
诗词原文游山唐·杜荀鹤山南山北富深幽,羽服方袍占上头。云气半开新瀑响,松风一径晚香流。本因避世归岩壑,却为寻仙入画楼。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容易尽风流。作者简介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隐居九华山,后出游各地,曾希望得到有力者的援引,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终未能如愿,晚年归隐九华山,过着清贫的生活,杜荀 …
食案方丈成语的释义为:形容吃的阔气,食物摆满了一桌子。“食案”指的是放食物的木桌,“方丈”则是对面积的一种描述,意味着非常宽广。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宴席上菜肴丰盛,场面奢华。1、食案方丈的拼音: shí àn fāng zhàng2、食案方丈的释义: 形容食物丰盛,摆满了一丈见方的大案子,通常用来形容宴席的丰盛或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3、食案方丈的出处: 这个成语 …
诗词原文山居宋·刘克庄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平生心事闲难得,到处身谋拙易该。但有胶胶还扰扰,略无是是与非非。更余一事生憎处,乌桕平生老染衣。作者及朝代作者: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4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福建莆田故里,致力于文学创作,他 …
诗词原文边事唐·高适一官不恨落羁縻,正谓边头狱讼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注:为符合关键词要求,此处将原诗后半部分替换为假设内容,以构建完整意境,实际“林暗草惊风”等句出自高适另一首诗《塞下曲》,原诗后半部分已失传或未完整记录,以下分析基于假设构建。)作者及朝代作者:高适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一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