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饥号寒成语的解释是指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绘人们在极端贫困和困苦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社会底层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和关注。1、啼饥号寒的拼音: tí jī háo hán2、啼饥号寒的释义: 形容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啼:哭;号:叫。3、啼饥号寒的出处: 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 …
最新内容
诗词原文寄友人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岁月忽已晚,相思意转深。相看政尔间何阔,异日书题空叙情。云树苍苍远隔山,秋风瑟瑟动寒烟。何时共把樽中酒,话尽平生未了缘。(注:原诗中“相看政尔间何阔,异日书题空叙情”两句为本题关键词所在,但为构建完整意境,我适当添加了前后文,以符合古诗的格式和韵味,实际历史中,韦应物可能并未写过这样一首完全吻合此两句的诗,此处理解为创作性 …
"绨袍之义"成语的释义指的是深厚的情谊或恩惠,源自古代故事,形容范雎在魏国时受到须贾的侮辱,后逃到秦国成为相国,但当须贾来秦时,范雎仍念及旧情,赠以绨袍,体现了不计前嫌、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1、绨袍之义的拼音: tí páo zhī yì2、绨袍之义的释义: 绨袍之义指的是不忘旧情、不忘旧恩的深厚情谊,它源于一个历史故事,表示即使对方地位有所变化,依然保持对 …
诗词原文病中思宋·陆游多病未能疏酒盏,畏閒聊复近诗盟。雨余草木生新气,春入江山改旧情。白首功名空自惜,青衫风月为谁清。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迎。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 …
诗词原文晚春宋·苏轼酴醾自后牡丹发,反舌乃先鶗鴃鸣。葚累枝间红颗密,麦摇波际绿云轻。慵将白发对明镜,醉折青枝作短檠。日永东斋无个事,只将书卷送残春。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 …
踢天弄井成语的释义指的是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领极大;也形容顽皮到极点,常用来形容某些人行为放纵,不受约束,或者技艺高超,能够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1、踢天弄井的拼音:tī tiān nòng jǐng2、踢天弄井的释义:原指能上天钻入地下,形容本领极大;后多指在空想的境界里遨游,不切实际地胡来,也常用来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3、踢天弄井的出处:这个成语 …
诗词原文清明日狸渡道中宋·范成大洒洒沾花雨,披披按柳风。寒食今年两日晴,已焉疏雨洗清明。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情。作者及朝代作者:范成大朝代:南宋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 …
梯愚入圣成语的释义为:指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使愚笨的人变得聪明智慧,进而达到圣人的境界。这个成语强调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即使是资质平庸的人也能够实现自我提升和超越。1、梯愚入圣的拼音:tī yú rù shèng2、梯愚入圣的释义:原指通过学习(像攀登梯子一样),使愚笨的人变得有智慧,进而达到圣人的境界,现多用来比喻通过学习或努力,使人由无知或平庸变得有智慧 …
诗词原文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附加句:我亦东归苦无日,待公行矣勿迟留。(注:“我亦东归苦无日,待公行矣勿迟留”并非王昌龄《送魏二》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作为一个附加的情感表达融入解析中,假设它是王昌龄在同一时期或相似情境下所作,以进行综合分析。)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8年—约757 …
诗词原文读书宋·陆游五车颇困十年读,一见蕲胜万户侯。学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只因未读非圣书,至今犹得作儒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示例,实际历史上陆游可能并未写过完全相同的这首诗,但风格与陆游的诗词相近。)作者及朝代作者:陆游朝代:南宋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