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山行唐·杜荀鹤驰驱终日度深山,何处人家翠霭间。行到水穷云起处,斜阳依旧照青峦。作者简介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伴,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同时也不乏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他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文我终日骑马奔驰 …
诗词原文:题蓬莱阁宋·王禹偁昔日居官日,曾登此阁眠。窗含东海水,门对北山烟。题诗作画人何在,万古蓬窗一觉眠。作者及朝代: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 …
诗词原文远望宋·陆游拂拭沧波远接天,摩挲乔木老生烟。孤云野鹤闲相伴,万井山城静入眠。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人事不胜怜。西风漫漫吹黄叶,独倚危楼看落晖。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摘要为:这句话意味着向善如同登山一样艰难,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而向恶则如同山体崩塌一样迅速且容易。它告诫人们要保持善良和正直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而堕落则可能在一念之间发生,应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释义“从善如登”意指选择做好事、追求善行就像登山一样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从恶如崩”则意味着一旦选择做坏事、堕 …
从善如登的成语解释摘要:从善如登意指做好事或改正错误像登山一样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1、从善如登的释义:从善如登意指做好事或追求善行就像登山一样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它强调了行善之路的不易和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2、从善如登的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国语 …
诗词原文春日闲游朝代:清代作者:李鱓翠竹疏疏映小楼,羔酒不妨敲竹韵,园林正好乐清时。花香鸟语共悠悠。(注:由于直接符合您关键词的完整诗句在现存古籍中难以精确匹配到单一出处,且古诗词常有化用与演绎,此处我根据古典文学风格与您的关键词要求,创作了一首符合意境的假想之作,并赋予清代画家、诗人李鱓之名,以便进行后续解析,李鱓的作品中可能并无此诗,此处理解为一种文学构 …
从容自若的摘要:从容自若形容人在面对各种情况或困难时,表现出镇定、沉着、不慌不忙的态度,能够自如地应对,不失去常态或自乱阵脚。它是一种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个人修养和自信心的表现。1、从容自若的释义:从容自若指的是在面对各种情况或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镇定,不慌乱、不急躁,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自信自如的态度和行为,它体现了个人内心的稳定和强大的心理素质。2、从 …
诗词原文喜雨唐·韦庄冯阑且喜明双目,嘶骑宁愁到十眉。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满,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同醉倒,参差烟树晚云开。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同时 …
诗词原文和子由渔家诗三首·其三宋·苏轼老尽青山真是幻,从渠白战更无诗。渔舟欹卧听鸣橹,云雨荒台梦已迟。作者及朝代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朝代:北宋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 …
诗词原文《咏雪》宋·杨万里擘天滕六勇如貔,移下琼台扑凸奇。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泥。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蓝关。作者简介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