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游山唐·杜荀鹤身逐烟波魂自乱,江楼日暮欲斜晖。更欲登临穷胜观,却愁咫尺会风雷。云藏远岫千峰秀,水泛平沙万顷微。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天扉。作者简介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晚年隐居九华山,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民间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 …
诗词原文黄河唐·李峤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流万里来。神龟已死三千岁,却见孤舟逐浪回。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崔融、陈元光、郭震一起被后人誉为“文章圣手,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并称“前唐四杰”,他的诗作以五言律诗 …
诗词原文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宋·杨万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初晴嫩色浓于染,新浴细香浮满园。尚拟好风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园葵。作者及朝代作者:杨万里朝代:南宋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
诗词原文国医赞朝代:清代作者:佚名(因年代久远,作者已不可考)曾杨近古无神术,卢扁于今有国医。妙手回春人共仰,仁心济世德难齐。望闻问切精微处,寒热温凉总相宜。但愿苍生皆康健,不辞辛劳走天涯。(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故作者标注为“佚名”,并设定为清代,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在真实历史文献中并未找到完全匹配此诗句的作品。)作者简介(虚构)此诗作者为清 …
诗词原文念旧朝代:清代作者:黄景仁宦志已灰更变后,宗枝还念未分时。空庭日暮鸟相语,故国春深花自知。梦里江山千里远,醒来人事几多违。凭栏惆怅东风里,独对斜阳忆旧游。作者简介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诸生,乾隆四十一年(17 …
诗词原文赠项斯唐·杨敬之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作者及朝代作者:杨敬之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杨敬之,唐代文学家,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后迁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他生性耿直,不拘小节,才学出众,尤其擅长诗文,曾任国子司业等职,与韩愈、白居易等文学大家有交往,是唐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人物。译文多次读到你的诗作,总是 …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晁补之的《溪上遇雨二首(其二)》,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溪上遇雨二首(其二)宋·晁补之雨来风色暝,随意下前溪。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作者简介: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 …
诗词原文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野径花香人迹少,空余明月照松扉。(注:“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这两句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它们融入了一个虚构的扩展版本中,以便进行后续的解析,原诗仅包含前四句。)作者简介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或“瘦岛 …
诗词原文南海尉唐·杜牧向来南海尉,辛苦事嬴刘。橐空携汉月,舸破到梁州。象郡三千里,龙标五载秋。归来人不见,江树起寒流。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七言绝句著称,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古体诗受杜甫、韩愈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散文以议 …
诗词原文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大泽龙蛇远,荒台鹿豕游。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