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游阆中古城朝代:清代作者:张问陶阆苑天风接玉屏,江山文字见英灵。龙蟠虎踞千秋壮,水绕山环万古情。云树苍苍迷远道,烟霞缥缈入空冥。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听水声。作者简介张问陶(1764年—1814年),字仲冶,一字柳门,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四川遂宁人,他工诗善画,是清代乾嘉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与袁枚、赵翼并称“性灵派三大家”,张问陶的诗歌风格清新自 …
诗词原文春日怀友唐·韦庄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云藏远岫千重翠,月照清江万里天。谁谓此中难可意,自缘身在最高巅。何时得共幽人语,倚树听风论岁年。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德浅行薄的成语解释摘要:德浅行薄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品德不高尚,行为不端正。“德浅”指的是品德不高,缺乏道德修养;“行薄”则指行为轻薄,不庄重。整个成语表达了对某人品德和行为的不满或批评。1、德浅行薄的释义: 德浅行薄指的是品德修养不够深厚,行为举止不够端庄或不够高尚。“德浅”意味着道德水平不高或道德修养不足,“行薄”则指行为轻薄、不庄重或缺乏正当 …
诗词原文山居唐·刘沧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草色半含春意远,山光欲暮鸟声连。岩前独坐心如水,闲看花开又落年。作者简介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854)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有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卷五百八十五),刘沧的诗作多写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
诗词原文宫词唐·花蕊夫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实际花蕊夫人的作品中并无完全一致的此句,但风格与花蕊夫人的宫词相近,故以此形式呈现。)作者及朝代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费贵妃,青城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于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 …
德配天地的释义是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形容道德高尚到极点。这是一种极高的道德赞誉,意味着个人的德行与天地间的自然法则相契合,展现了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理念。1、德配天地的释义:“德配天地”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一个人的德行高尚,能够与天地相配,即其品德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足以与自然界的天和地相提并论,形容人的道德完美无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 …
德隆望尊的释义为品德高尚,声望崇高,多用来形容年高望重、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具有卓越成就、深受敬仰的人物。这一成语体现了对德行之高与声望之隆的赞美,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1、德隆望尊的释义: 德隆望尊是一个成语,意指品德高尚,声望崇高。“德隆”表示品德高尚、深厚,“望尊”则表示声望显赫、受人尊敬。2、德隆望尊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韩愈的《师说》:“师道之不 …
诗词原文山居唐·皎然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不问人间争竞事,只将心事付沙鸥。作者简介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丽闲淡,为时人所重,皎然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均有交往,其诗文在当时颇有影响。译文山中的僧人天生喜爱山林泉石,常常在岩石边倚靠着 …
诗词原文嗟哉啄木鸟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嗟哉啄木鸟,刚吐柔不茹。小心无利齿,力弱多踟蹰。嘴爪虽甚利,剥啄尝慵疏。岂无食肉心,所食非所欲。犹胜攫拏者,好此膻腥具。行将拾蛙黾,何用啄蛀虫。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隐窗吟》作者:李明远朝代:唐朝原文:上下开两窗,隐匿巧多路。清风拂帘动,月色映书屋。心静思如水,意远梦如雾。隐匿非为避,巧思觅归处。作者简介:李明远,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字静远,号云隐,生于书香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