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调脂弄粉的解释

调脂弄粉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用脂粉化妆或文人精心修饰词句,也可以泛指对文字、词句等进行刻意修饰或雕琢的行为。它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过分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了实质内容。1、调脂弄粉的释义:调脂弄粉原指女子化妆打扮时调配脂粉,使自己容貌更加美丽动人,后也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中精心雕琢词句,追求文字的华美与细腻。2、调脂弄粉的出处: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 …

调停两用的成语解释

调停两用的成语指的是那些可以在不同情境或语境下灵活使用,具有双重或多重意义的成语。这类成语因其灵活性和丰富的内涵而被广泛使用,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1、调停两用的释义: 调停两用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表达,通常可以理解为在某个情境或事件中,既能起到调解、斡旋的作用,又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于其他方面或目的,这里的“调停”指的是居中调解争端,使双方和解; …

前头无泊处,且住荻花林。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宿荻浦唐·林逋行客暮帆远,前头无泊处。且住荻花林,夜深霜月苦。作者及朝代作者:林逋,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以诗名世,作品多描绘旅途风光与心境,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林逋,唐代一位不太为后人所熟知的诗人,其诗作多见于地方志及一些诗歌总集中,他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尤其是夜景与自然风光,往往寓情于景,表达出一种淡 …

回头安福前山晓,八桂苍苍无限情。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望前山唐·韦庄回头安福前山晓,八桂苍苍无限情。云树重重烟霭霭,乱峰深处鸟声声。人家住在蓬瀛上,仙吏闲吟水石清。莫向此中争利禄,几时归去青山外。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 …

老酒盈杯谁款曲,少陵佳句谩分明。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夜饮有怀唐·杜甫老酒盈杯谁款曲,少陵佳句谩分明。孤灯照影心难定,冷月临窗梦易惊。往事如烟随境去,浮生若梦逐风清。醉中犹忆当年事,一曲高歌泪满襟。(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杜甫并未创作过此标题及内容的诗作。)作者及朝代作者:杜甫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

风光总属君家管,霁色偏随马足生。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出郊宋·范成大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雨。风光总属君家管,霁色偏随马足生。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作者及朝代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调丝品竹的成语解释

调丝品竹的成语解释指的是吹弹乐器,调弄丝弦,品竹即吹笛箫等管乐器,泛指演奏管弦乐器,多指音乐上的吹奏弹奏等技艺,也形容某些人文雅的生活情趣或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1、调丝品竹的释义:调丝品竹是一个成语,原指制作和欣赏丝弦、竹管等乐器及其演奏的音乐,后泛指对音乐的欣赏和品味,也用来形容人具有高雅的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2、调丝品竹的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但具 …

调神畅情的释义

调神畅情的释义可以概括为:通过调节精神状态,达到心情舒畅、愉悦的状态。这是一种通过调整内心情绪,使心情变得轻松、自在、愉悦的心理调节方式,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情绪,促进身心健康。1、调神畅情的释义:调神畅情指的是调整精神状态,使心情畅快愉悦,它强调通过某种方式或活动来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达到放松、愉悦、舒畅的效果,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2、调神畅情的 …

几日长亭复短亭,霜梅夹路喜相迎。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山行唐·杜牧几日长亭复短亭,霜梅夹路喜相迎。寒云淡淡天高远,野水潺潺日暮清。远望孤村烟树里,近闻群鸟乱鸣声。此行不为求名利,一路风光自有情。(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牧实际并未创作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作者简介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 …

集英唱第麻衣脱,得志无忘贤使君。的解释

诗词原文麻衣脱后换红袍宋·吕蒙正集英唱第晓光催,麻衣脱去换红袍。好向掬泉春宴日,得志无忘贤使君。作者及朝代吕蒙正(944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历官三任宰相,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作者简介吕蒙正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好学,曾流落寺庙为僧,后得赦还俗,发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