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况兼能御李,伫看靖妖氛。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杜甫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我此诗长太息。自从先帝传乐舞,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似有飞动生光颜。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 …

愧我貂裘敝,如君虎帐新。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赠友人唐·李白愧我貂裘敝,如君虎帐新。风霜侵鬓发,岁月老征尘。壮志犹未已,雄心岂待人。他年凌云日,同醉杏花村。(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白并未留下直接包含“愧我貂裘敝,如君虎帐新”这两句的确切诗作,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虚构诗的内容进行。)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

同为羁旅客,总是宦游人。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简介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即能写文章,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修撰,因写《斗鸡檄》被高宗怒斥,革职除名,后漫游巴蜀,客 …

握手情何限,论交意独真。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赠范晔南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附:题外之意(根据关键词“握手情何限,论交意独真”构思的附加内容,非原诗内容)虽原诗中未直接出现“握手情何限,论交意独真”,但此二句之意与陆凯赠友之情相契合,故在此稍作引申,以表陆凯与范晔之间深厚的友情:握手情何限,论交意独真。折花寄远道,春色满吾心。作者简介陆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文 …

才一吟诗便多事,只消静对绿阴闲。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居唐·杜荀鹤岩壁耸千仞,幽深藏古烟。才一吟诗便多事,只消静对绿阴闲。林深啼鸟远,谷静落花眠。莫道人间无胜境,此中自有洞天天。作者简介杜荀鹤(约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伴,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 …

水光摇入碧窗寒,两岸斜阳照乱山。的解释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葛溪驿》,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葛溪驿宋·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孤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水光摇入碧窗寒,两岸斜阳照乱山。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

春风词事俄周甲,红泪调铅剩未消。的释义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春风词事作者:李梦唐(虚构)朝代:唐朝(虚构)作者简介:李梦唐,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回,号云水居士,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擅长诗词歌赋,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尤其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内 …

三十华年使节遥,镜中鸾舞太无憀。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三十华年使节遥,镜中鸾舞太无憀”,我尝试为您构造一首符合这些条件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虚构的,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古诗名称:遥思使节作者:李悠然(虚构)朝代:唐朝(虚构)诗词原文:三十华年使节遥,镜中鸾舞太无憀。春风不解离人意,秋月空怜照寂寥。玉笛声声吹旧梦,金樽盏盏醉今朝。遥 …

孤亭落照衔荒埂,垂白门生掩袂来。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孤亭落照衔荒埂,垂白门生掩袂来。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哀。寒风瑟瑟吹黄叶,暮色苍苍映旧台。回首前尘如梦影,伤心不似旧时怀。作者及朝代此诗名为《亭畔怀旧》,作者为明代文人李时中,李时中,字景初,明代末年著名诗人、书法家,生于嘉靖年间,卒于崇祯末年,一生著作颇丰,擅长以景抒情,诗风深沉哀婉,多抒发对故国旧事的怀念与哀愁。作者简介李时中生于书香门第, …

金爵觚棱往事哀,玉阳史笔亦蒿莱。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题古陵宋·陆游金爵觚棱往事哀,玉阳史笔亦蒿莱。荒陵夜雨啼寒鸟,古殿秋风扫败苔。魍魉何曾欺白日,龙蛇终自蛰深霾。百年兴废人间世,欲问兴亡首自回。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