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世人无乃笑痴绝,心境二妄交相缠。的释义

诗词原文题李凝幽居唐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附:变体(融入关键词)幽居隐世少人知,心境二妄交相缠。月下僧敲门未应,世人无乃笑痴绝。(注:此变体为现代构造,旨在将关键词融入古典意境中,非贾岛原诗内容。)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 …

禾黍故宫的释义

禾黍故宫的释义是指宫殿荒废,长满禾黍等植物,常用来比喻亡国之痛或兴亡之感。这一成语源自《诗经》中的描述,通过描绘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变为废墟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1、禾黍故宫的释义: 禾黍故宫指的是宫殿荒废后,长满了禾黍(即庄稼),象征着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已衰败不堪,常用于表达世事变迁、历史沧桑之感。“禾黍”代表农作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 …

喝西北风的释义

喝西北风的摘要:喝西北风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只能喝着冷风,形容生活贫困、拮据,没有收入来源或食物来源,处于饥饿困顿的状态。常用于形容人处境艰难,生活困苦。1、喝西北风的释义: 喝西北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没有东西吃,只能喝着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冷风,形容处境极为困难,生活穷困潦倒,没有收入来源,只能挨饿受冻。2、喝西北风的出处: …

是中大有结茅地,指点三径依林泉。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山居唐·韦应物是中大有结茅地,指点三径依林泉。松竹阴森白日暗,溪山深邃碧波连。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喧。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源。(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作者简介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 …

崔嵬磊块冻相倚,恍然雪塞蓝田关。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蓝田山石门精舍唐·王维落日山水好,漾漾泛菱荇。独行迷所向,丛木共纷翳。岩岫转萧条,风霜正凄断。端居兴清眺,及此林壑爽。相欢语笑衡门前,崔嵬磊块冻相倚,恍然雪塞蓝田关。溪涧岂能留,奔流复西去。荒村鸟乱啼,古寺人独语。回合峰峦秀,阴阳草木凋。疏篱映茅屋,清浅照柴扉。醉眠芳草合,梦绕白云飞。作者及朝代作者:王维,唐代(693年或694年或701年-761年 …

飘风急雨暗四泽,转看锦翠开云烟。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观田家收获唐·韦应物飘风急雨暗四泽,转看锦翠开云烟。稻穗堆场如嶂起,农夫挥汗日晞田。黄鸡啄黍秋正半,白犬驱羊夜欲眠。野老相逢开一笑,今年收成胜常年。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 …

呵欠连天的解释

呵欠连天是指一个人因为疲劳、困倦或无聊而频繁地打哈欠,表现出极度的疲倦和缺乏活力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因为睡眠不足、身体疲劳或精神不集中等原因引起的,呵欠连天也是身体在提醒人们需要休息或改变当前的状态。1、呵欠连天的释义:呵欠连天形容人非常疲倦,不停地打哈欠,哈欠是一种生理反应,通常在疲劳、困倦或无聊时出现,表现为张大嘴巴深呼吸,然后缓缓呼气,呵欠连天则强调 …

呵佛骂祖的解释

呵佛骂祖是指一种不拘形迹、不崇偶像、超越常规的禅宗风格,即不仅不被传统的佛法所拘,甚至呵骂佛祖也不为忤,以表示道之超佛越祖,或说呵佛骂祖是禅宗表达离经叛道、不受前人拘束的精神。1、呵佛骂祖的释义: 呵佛骂祖是一个成语,原指佛教禅宗中一些僧人不受传统戒律约束,敢于直接批评佛祖,表达对传统教义的质疑和超越,现在多用来形容人敢于挑战权威,不拘泥于传统,有独立思考和 …

朝来问疾方丈室,但怪衡霍罗窗轩。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山居杂诗唐·韦应物岩栖真虑寂,澹尔心中赏。累日不窥园,蓬蒿自满径。朝来问疾方丈室,但怪衡霍罗窗轩。林壑人稀风似古,焚香垂帘清昼眠。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曾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恬淡高远,清新自然,后人每以王孟 …

呵壁问天的释义

呵壁问天的释义是指形容文人因怀才不遇、有志难酬而忧愤抑郁,向天壁发出质问或抒发愤懑不平之气。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抒发内心苦闷和不满的一种方式,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抗争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1、呵壁问天的释义: 呵壁问天是一个成语,原指对着墙壁呼喊,向天发问,形容人心中有难以排解的愤懑不平之气,或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希望通过呼喊和质问来寻求解答或发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