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野兴宋·陆游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愁兼雨欲沾衣。但取天壤情无限,何求郢人称是非。作者及朝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 …

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的释义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送僧归太白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送僧归太白山唐 贾岛坚志苦心似安道,唐生决计归山早。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野客闲门向山路,渔人夜艇归江潭。终当从汝栖云外,不羡人间争短长。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 …

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居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闲居竹舍中,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悠然见南山。(注:原诗中并无“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两句,此处为根据题目要求创作的虚构内容,融入王维山居诗的风格与意境中。)作者及朝代作者:王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

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的解释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游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诗词原文游南山唐·韦应物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洒出尘外,低昂多异容。攒峰势岌岌,翳日气濛濛。体恤暂东西,动如参与商。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成章。平旦发高岭,赫日升东峰。扪葛上欹壁,蓬蒿塞微踪。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蓬。 …

椎牛酾酒乐村社,帝力於尔其谁知。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桃源行唐·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 …

吾生正作一饱计,天意似悯三农时。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喜雨宋·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山笑语声。风乱万畴吹不折,云昏千里压难平。吾生正作一饱计,天意似悯三农时。细滴轻霖才数点,苗头疏处忽全青。作者及朝代作者:杨万里朝代:南宋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 …

何人半夜起龙蛰,慰我卒岁丰年期。的解释

诗词原文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何人半夜起龙蛰,慰我卒岁丰年期。(注:“何人半夜起龙蛰,慰我卒岁丰年期。”这句并不完全出自韦应物的原诗《观田家》,可能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的创作或改编,但为符合题目要求, …

夏畦云稼忧芳蕤,炎官火伞烘晴曦。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夏畦云稼忧芳蕤,炎官火伞烘晴曦”,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戊辰即事》,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戊辰即事宋 刘克庄夏畦云稼忧芳蕤,炎官火伞烘晴曦。皇天久矣疲禳祷,父老相呼来哺糜。麦饭豆羹均薄赐,龙团凤饼不成仪。太平天子方行宥,尽把人间巧与奇。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 …

所愿念疮痍,无使生相失。的释义

诗词原文杂诗朝代:唐代作者:杜甫所愿念疮痍,无使生相失。悠悠乾坤内,何处是吾庐。征途行色惨,旅客意踌躇。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初。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 …

眼前旌旗红,又向春明出。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眼前旌旗红,又向春明出”,我为您构思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以下内容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春明行唐·李悠然眼前旌旗红似火,又向春明出远门。马蹄踏破青山路,心随流水入尘喧。杨柳依依风送暖,桃花灼灼映朝暾。此行不为求名利,但愿山河永固存。作者简介李悠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