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岁肇春宗,乾开震长。万物萌生,日月光昌。作者与朝代此诗为明代文人杨慎所作,题为《迎春》,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属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在文学上,特别是在诗词及散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著作颇丰,传世作品有《升庵集》等。作者简介杨慎自幼聪颖,博览群书 …
最新内容
诗词原文夜游宋·陆游月色映江心,波光摇画舲。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风静林声远,云开塔影深。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襟。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 …
诗词原文秋日感怀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秋风吹落叶,寒露湿衣襟。远望孤云散,遥思故友心。茱萸何处插,空忆旧山林。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 …
诗词原文山居杂感唐·王维山居人迹稀,日暮鸟飞还。黄花须澹泊,绿叶总萧森。秋风吹落叶,寒月照孤潭。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闲。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消遣东篱晚,良宵抵寸金”,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全文,但它们的意境与古代诗词中的田园生活、珍惜时光的主题相契合,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进行分析,不过,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文学想象的产物,并非真实历史文献。古诗创作东篱夜思朝代:宋代作者:虚构人物·林逸尘东篱晚色静悠悠,消遣 …
诗词原文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聊把乌丝填小令,记此幽情。作者及朝代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 …
诗词原文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桂花闲处月偏明”一句虽未直接出现在上述四句中,但意境与“今夜月明人尽望”相近,可能是在不同版本或流传过程中的变体,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整首诗进行,并侧重与“桂花闲处月偏明”相似的意境部分。)作者及朝代作者:王建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王建,唐代诗人, …
诗词原文:秋夜感怀宋·陆游鹤唳与虫声,都付秋鸣中。寒星明灭处,孤灯照空房。思绪随风转,愁怀入梦长。谁怜孤客意,独坐对清霜。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 …
诗词原文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朝代:五代作者:顾敻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碎。正是夜阑眠未稳,倦倚云屏。翠被不成温,玉箫闲几春。作者简介顾敻(约公元928年前后在世),五代词人,字、里、生卒年均无考,前蜀王建时以小臣给事内庭,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花间集》称顾太尉,善艳词,词风似温庭筠,存词五十五首,今有 …
关键词“凉风萧瑟露华清”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中的完整一句,但根据古典诗词的风格与意象,可以构想并构造一首符合这一意境的虚构古诗,以便进行全面的解析,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构造的一首古诗及其解析:古诗原文秋夜感怀唐·李悠然凉风萧瑟露华清,月影疏疏照水亭。落叶纷飞秋意重,孤鸿声里忆曾经。寒烟袅袅迷远道,银汉迢迢隔故情。一曲相思无人和,空留寂寞伴长扃。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