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头搕脑是一个成语,其解释通常指撞头碰脑,形容纷乱拥挤或头脑昏乱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混乱或匆忙中不小心碰到头部或脑部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思路不清晰或处境尴尬。1、撞头搕脑的释义: 撞头搕脑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因急躁、慌张或愤怒而不断地用头去碰撞,或形容头脑昏乱、不知所措的状态,它通常用来描绘一种极度混乱或激动的情绪状态。2、撞头搕脑的出处: 这个 …
最新内容
诗词原文夜风宋·陆游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开。平明急卷西窗下,一任寒鸦啼晓来。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 …
诗词原文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用于解析)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及诗意构想,非崔涂原句,用于深化对诗意的理解)作者及朝代作者:崔涂,唐代诗人。朝代:唐朝。作者简介崔涂,字礼山,江南人,生卒年不详,唐末诗人, …
撞府冲州的成语解释是指犹言走南闯北,跑到各地去闯荡或活动(多含贬义),撞、冲”均为奔走、闯荡之意,“府、州”则泛指各地、各处,整个成语形容人四处奔走、闯荡江湖的行为。1、撞府冲州的释义: 撞府冲州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四处奔走,闯荡各地,不畏艰难,勇于冒险,它常用来描述那些为了寻求机会、逃避困境或实现某种目标而频繁迁徙、不畏旅途劳顿的人。2、撞府冲州的出处: 这 …
诗词原文青壁行唐·李颀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云开日出万丈光,风吹雨打千年长。飞鸟难逾此险峻,行人愁望路茫茫。独怜造化多奇绝,留与人间作画章。(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颀创作过此诗。)作者简介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东部)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开元二十 …
壮志未酬的成语解释指的是宏伟的志向或抱负尚未实现,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虽有远大的志向,但因种种原因尚未达成目标,心中怀有遗憾或不甘的情绪。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于未能完成心愿的感慨和惋惜。1、壮志未酬的释义: 壮志未酬指的是宏伟的抱负或志向尚未实现,心中怀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但因种种原因(如时间、机遇、能力等)尚未达成,心中留有遗憾或不甘。2、壮志未酬的出处: 这 …
诗词原文寻仙唐·韦庄乳洞此时连越井,石楼何日到仙乡。云开远岫千重翠,水泛平沙万里长。野老逢人谈旧事,渔翁垂钓话斜阳。他年我若修仙去,月满松风径路凉。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 …
诗词原文题竹林雏鸟图宋·陆游笋林次第添斑竹,雏鸟参差护锦囊。细雨斜阳春意动,竹林深处有人家。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 …
壮志凌云的释义为:形容理想宏伟远大,志向高远无比,或形容人上进心强,为实现远大抱负而努力奋斗,有豪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该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心怀壮志、追求卓越的人。1、壮志凌云的释义: 壮志凌云形容志向宏伟高远,如同直冲云霄的壮志一般,表现出一种豪迈、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它常用来赞美那些心怀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梦想的人。2、壮志凌云的出处: 这个成语 …
诗词原文寻佳人未遇唐·李商隐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空山寂寂花无语,野径幽幽鸟自翔。月色朦胧人已去,风声萧瑟夜初长。相思何处寄瑶琴,独倚危楼望故乡。(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