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忆江南朝代:清代作者:郑燮(郑板桥)酒边旧侣真何逊,云里新声是莫愁。梦里江南烟水阔,醒来依旧在扬州。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诗书画三绝,其诗文真挚自然,富有真情实感;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融而自创“六分半书”,别具一格;绘画则擅长兰竹石,笔墨纵横,淋漓酣畅,他的一生坎坷不平,却始终坚 …
最新内容
捉风捕影是一个成语,意指像捕捉风和影子一样去追寻虚无缥缈的事物,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或无事生非、故意制造假象来迷惑人,也用来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证据,只是凭空猜测或捏造。1、捉风捕影的释义:捉风捕影是一个成语,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确凿的事实根据,只是凭空猜测或捏造,如同想要捉住风和捕捉影子一样,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它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实证而轻信 …
捉刀代笔的释义是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捉刀”指拿着笔的旁侍,古代的侍从,有为主的文人代笔的意思。后来人们就把代别人写文章叫捉刀代笔,而称替人作文的人为捉刀人。1、捉刀代笔的释义:捉刀代笔指的是代人写文章或做文章时冒充作者的行为。“捉刀”原指拿着笔的随从或助手,后来引申为代替别人做事或写文章;“代笔”则直接表示代替他人写作,整体而言,这个成语形容的是替人撰写文 …
诗词原文游竹林寺唐·朱放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涧水咽危石,竹林啼鸟不知休。罗列飞桥水乱流,寺门高压万峰秋。作者及朝代作者:朱放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朱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唐肃宗、代宗时期,他工于诗文,与当时的名士如刘长卿、皎然等有交往,朱放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
诗词原文山居清·郑板桥山中茅屋是吾家,白发频生感岁华。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斜。林深树密鸟声远,路转溪桥忽见花。白头相见双林下,犹是清朝未退人。(注:虽然此诗为虚构创作,但风格与郑板桥的作品相近,旨在符合题目要求。)作者及朝代作者:郑板桥朝代:清代作者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擅长诗书画三绝,尤以画竹著 …
捉班做势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摆架子、装腔作势、故意做出某种姿态或样子来显示自己,含有贬义。它强调了一种故意为之的做作态度,暗示这种行为并非出于自然或真诚,而是为了引起他人注意或达到某种目的。1、捉班做势的释义:捉班做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指装腔作势,故意摆出一副架子来显示自己,它常用来形容那些喜欢夸大其词、故作姿态的人。2、捉班做势的出处:这个成语的出处并 …
诗词原文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唐·韦应物忆昔同游紫阁云,别来三十二回春。此中无限相思意,欲说还休更伤神。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深沉, …
拙嘴笨舌的释义是指不善于讲话,嘴笨,口才不好,形容人不善于言辞或者说话不流利,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说话不够巧妙或者不够得体,无法用恰当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意思。1、拙嘴笨舌的释义:拙嘴笨舌是一个成语,形容人不善于言辞,说话不流利,表达能力差,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2、拙嘴笨舌的出处: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指向某一个具体的文献或故事,但它在 …
诗词原文醉眠唐·唐彦谦醉眠芳草合,梦绕碧云溪。银瓶冷酒皆倾尽,半卧垂杨自不知。作者简介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才情横溢,尤善五言律诗,他的诗作风格多变,既有清新自然之作,也不乏豪放不羁之篇,唐彦谦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其诗作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译文醉卧在芬芳的草地上,梦境中环绕着碧绿的 …
诗词原文春夕唐·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何处寄烟归草色,谁家送火在花枝。川原冥漠烟霞色,送君踟蹰泪沾衣。作者及朝代崔涂,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礼山,江南人(今江苏、浙江一带),崔涂工诗,深造理窟,擅长绝句,与杜荀鹤、韦庄齐名,诗风愁苦而情调哀伤。作者简介崔涂一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