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观潮行》唐·李绅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千顷沙头一径潮,朝昏来去似云流。钱王已奉金书诰,谢傅犹争玉笛酬。且须饮美簪花舞,何忍闻笳背水游。坐令赤子脱鱼腹,六合内外还桑田。作者简介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省),唐朝宰相、文学家,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
最新内容
"此风不可长"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某种不良风气或行为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必须及时制止,以免蔓延成风,对社会或个人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强调了对不良现象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及时纠正的重要性。1、此风不可长的拼音: cǐ fēng bù kě zhǎng2、此风不可长的释义: 这个风气或现象不能让它继续发展下去,通常指某种不良风气或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将会对社会 …
诗词原文天风引唐·韦庄何如乘风拜张坚,唤取女娲来补天。收拾山河重光日,万民安堵乐丰年。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 …
诗词原文治水谣唐·无名氏不闻大禹不过门,血指为疏九年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一心只把洪涛治。苍生望雨眼欲穿,禹王鞭龙令雨田。功成身退不留名,千古流传治水贤。(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直接对应此完整诗句的原始文献记录,但大禹治水的传说广为人知,以下解析基于这一虚构作品。)作者及朝代作者:无名氏(因历史久远,作者姓名已不可考)朝代:唐代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舟行杂感朝代:清代作者:郑燮(郑板桥)醉中举杯谢舟子,口腹自营吁可鄙。江湖渺渺水云长,一叶扁舟任所之。风送潮来帆影动,月随人去浪花飞。浮生若梦须行乐,莫待白发空悲啼。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
"此发彼应"成语的摘要:此发彼应指这里发动,那里响应;或指这里发出,那里就有回应。形容双方行动或言语互相呼应、配合默契,一方有所行动或言语,另一方立即做出相应反应,多用于描述合作或对话中的默契与协调。1、此发彼应的拼音: cǐ fā bǐ yìng2、此发彼应的释义: 这里发动,那里响应,形容双方行动一致,互相配合默契,或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方有 …
诗词原文逍遥游朝代:唐代作者:李贺人生如梦贵适意,乘此可食千头龙。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英雄皆寂寞。云间一鹤排孤影,月下千帆过水东。世事如棋局局新,何须计较得与空。(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瑰丽的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 …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如果这件事都能容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表达了对某事极度愤慨,认为其已超出可忍受的极限,强调了对某种不公或错误行为的强烈不满与不能容忍的态度。1、此而可忍,孰不可忍的拼音: cǐ ér kě rěn, shú bù kě rěn2、此而可忍,孰不可忍的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都能容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容 …
诗词原文:《江畔行》唐·李煜(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门前小艇疾飞鸿,挽我同趋急流中。江风拂面心自静,水波荡漾意难穷。远山如黛映天际,近岸渔歌荡晚空。愿随流水去无迹,逍遥天地一闲翁。作者简介:(注:由于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以词闻名,且历史上并无此诗记载,因此以下简介为基于虚构情境下的构建)李煜,虚构中的唐代诗人,字重光,号钟隐、 …
诗词原文观涛唐·卢肇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雄图壮志随流水,空使行人叹落红。作者简介卢肇,字子发,唐代文学家、官员,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卒于唐昭宗天祐年间,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曾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多职,以文章著称于世,卢肇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不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译文波涛汹涌的浪头如同万间银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