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醉中吟唐·白居易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万象丛中得自由,世间无物堪比俦。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 …
最新内容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我构造了一首古诗,并为您提供了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古诗名称:秋夜思作者:李悠然朝代:唐朝诗词原文:秋夜寒风透薄帘,霜报征衣冷针指。孤灯独影对长夜,雁惊幽梦泪婵娟。明月不知游子意,清辉犹照故人园。相思何 …
多艺多才成语的释义指的是一个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形容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能够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表现。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那些在不同领域都有出色表现的人。1、多艺多才的拼音: duō yì duō cái2、多艺多才的释义: 形容一个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即多才多艺,技艺广泛。3、多艺多才的出处: 这个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体的古籍或文献, …
诗词原文客中作宋·司马光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白发满头归未得,黄花满眼泪潸然。作者及朝代作者: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朝代:北宋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这一大型编年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政治上,司马光反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这一成语的释义为:指在处理事务时,为了避免麻烦或纠纷,认为多做一件事情不如少做或不做,强调一种谨慎、避免无谓纷争的生活哲学或处世态度。1、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的拼音: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2、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的释义: 指多管闲事,不如少管为妙,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强调一种避免卷入复杂事务、保持简单生活 …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婺州水馆重阳日作》,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二年愁泪对花销,一见君来眼又销。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 …
诗词原文田园杂记宋·范成大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新晴篱落花犹在,宿雨林塘水半扉。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作者及朝代作者:范成大朝代:南宋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一成语的解释为: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不惹麻烦越好,即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或卷入复杂事务中,以求清静无事,减少烦恼和潜在的风险,体现了一种明哲保身、避免纠葛的生活态度。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拼音: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释义: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不惹麻烦越好,这是一种避免卷入不必要 …
诗词原文山行唐·李涉竹间深路马惊嘶,独入蓬门半似迷。日暮鸟啼人不见,一川明月照清溪。作者简介李涉,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居梁园,逢兵乱,避乱于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任太子通事舍人,宪宗时,为太子宾客、秘书监,晚年寓居润州鹤林寺,喜与方外之士交往,其诗以绝句著称,多写旅途所见之景,抒发羁旅之愁,意境清新,语 …
多言数穷成语的释义指的是话说多了就会影响、限制和妨害事物的发展,使事情陷入困窘的境地。它常用于告诫人们言语需谨慎,不要过多地发表意见或评论,以免因言辞不当而陷入困境或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1、多言数穷的拼音: duō yán shù qióng2、多言数穷的释义: “多言数穷”意指话说得多了,反而会陷入困境或使自己显得理屈词穷,它告诫人们言语需谨慎,避免无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