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宫词唐·王昌龄兰殿春晴鹦鹉睡,结条钗飐落花风。玉阶草色和烟暖,月榭琴声入梦慵。作者简介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安史之乱时,惨遭佞臣张镐诬陷,于至德二载(757年)被杀害,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 …
最新内容
回肠百转成语的解释: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或思绪纷繁复杂,难以平静。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一种深深的忧虑、愁苦或思绪万千的感受,让人心情难以平复。1、回肠百转的拼音: huí cháng bǎi zhuǎn2、回肠百转的释义: 形容内心情感复杂多变,思绪万千,如同肠道般曲折回环,难以平息,常用来表达极度的思念、哀愁、忧虑等复杂情感。3、回肠百 …
诗词原文宫词唐·顾况红罗帐里透芳香,绣被偏慵起晓妆。亸袖闲隈碧玉笼,残妆和泪污红裳。(注: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红罗窗里绣偏慵,亸袖闲隈碧玉笼”,我稍作调整以符合完整的诗句意境,原诗中可能并无完全一致的这两句,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调整后的诗句进行。)作者及朝代作者:顾况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东海先生,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 …
诗词原文三台唐·韦庄北斗横天夜欲明,宫灯半灭绣帘轻。自是枢机符造化,大罗天上曜三台。作者及朝代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 …
"隳节败名"成语的摘要:该成语意指毁坏自己的气节,败坏自己的名誉,常用于形容人因追求私利或不当行为而丧失原则,导致名声受损,是一种负面的道德评价,提醒人们应坚守节操,维护个人名誉。1、隳节败名的拼音: huī jié bài míng2、隳节败名的释义: 指毁坏了自己的操守和名节,通常用于形容人因行为不端或道德沦丧而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和品德。3、隳节败名的出处 …
诗词原文鸡鸣曲唐·刘克庄平明光政便门开,已见忠臣早入来。雕甍画栋皆新起,花里宫车缓缓回。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颇遭非议,但文学创作颇丰,题材广泛,诗、词、文皆有成就,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风 …
隳肝沥胆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竭尽忠诚,付出全部心血的意思。“隳肝”表示毁坏肝脏,形容极度忠诚;“沥胆”则表示滴出胆汁,比喻竭尽忠诚。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业无比忠诚,甘愿为其献身。1、隳肝沥胆的拼音: huī gān lì dǎn2、隳肝沥胆的释义: 形容人竭尽忠诚,不惜牺牲一切,全心全意地付出。“隳肝”表示毁坏肝脏,形容极度忠诚;“沥胆”则表示倾尽胆汁 …
诗词原文赐白麻草唐·白居易白麻草了初呈进,称旨丝纶下九天。圣泽倾尧酒,熏风入舜弦。自怜才浅薄,何幸列朝贤。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反 …
诗词原文宫词唐·王建金马词臣夜受宣,授毫交直八花砖。只今开阁长如此,不独韩休与郑虔。作者简介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当时颇负盛名,其诗题材广泛 …
隳肝尝胆成语的拼音是huī gān cháng dǎn。1、隳肝尝胆的拼音: huī gān cháng dǎn2、隳肝尝胆的释义: 形容人为了达成目的或复仇,不惜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甚至到了损害自己身体(如“隳肝”,意指不惜肝脑涂地)和忍受极大痛苦(如“尝胆”,源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的地步。3、隳肝尝胆的出处: 此成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具体的古籍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