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山居杂诗朝代:宋代作者:释文珦比来颇自拨俗碍,日傍竹树良徘徊。清风拂面心神爽,明月照窗梦境开。溪水潺潺流不尽,山花烂漫映苍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幽篁听鸟来。作者简介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为伴,以禅为友,释文珦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然的 …
最新内容
诗词原文杂感朝代:清代作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胸中纠结浩千万,到口不吐如横枚。作者简介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年少成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 …
架海金梁成语的解释为:比喻起重要作用的栋梁之才,能够担当重任,支撑大局,如同在海上架起一座金质的桥梁,稳固而可靠,对于整体结构的稳固和通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架海金梁的拼音: jià hǎi jīn liáng2、架海金梁的释义: 原指横跨大海、支撑屋梁的栋梁之才,现多用来比喻能力非凡、能担当重任的人或事物,是极重要的支撑力量。3、架海金梁的出处: 该成 …
诗词原文题名:《隐忍》朝代:清代作者:佚名(由于此诗为佚名作品,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平时客坐不敢语,苟以唯诺偿嫌猜。心事重重难自解,夜深独坐月徘徊。作者简介由于此诗作者为佚名,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在清代文学中,佚名作品众多,它们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普遍情感或生活状态,虽然作者不详,但作品本身仍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译文平时在客人 …
驾肩接武成语的释义为: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驾”指凌跨,“武”指足迹,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紧密相连、一个接一个的壮观场景。1、驾肩接武的拼音: jià jiān jiē wǔ2、驾肩接武的释义: 形容人很多,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或进行。3、驾肩接武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 …
诗词原文杂诗唐·张九龄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疏叶犹能庇,孤根自不移。霜摧未改节,风落不残枝。朅来随人事卑折,忽自顾影惭低摧。作者及朝代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他为人耿直,敢言直谏,曾主张以“王道”替代“霸道”的治国理念,开元盛世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九龄的诗作 …
诗词原文穷途叹宋·陆游西归颇厄穷饿久,南泛未免丐乞哀。身世悠悠如梦幻,江山寂寂费徘徊。风前白发悲花落,月下清樽对影开。欲问前生何处是,心随流水到天台。作者及朝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朝代:南宋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 …
驾肩接迹成语的解释为:形容人多肩挨肩,脚碰脚,十分拥挤、繁忙的样子。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人群密集、熙熙攘攘的场景,或者形容车辆、行人等络绎不绝,往来频繁的热闹景象。1、驾肩接迹的拼音: jià jiān jiē jì2、驾肩接迹的释义: 形容人多肩挨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也形容事物连续不断,纷至沓来。3、驾肩接迹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梁·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湖平信照空碧,淮帆晓上搀天桅”,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春日野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春日野行唐 温庭筠骑马踏烟莎,青春奈怨何。蝶翎朝露冷,燕嘴柳泥多。野渡花香远,平芜鸟语和。春湖平信照空碧,淮帆晓上搀天桅。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 …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柳梢黪黪坌晴絮,杏萼烁烁翻遗埃”,我并未在现有的古典诗词资料库中直接找到完全匹配的整首诗,不过,我可以基于这些关键词的意象和风格,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合理的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创作春景叹朝代:唐代作者:李逸风柳梢黪黪坌晴絮,杏萼烁烁翻遗埃。春色满园人未识,独倚阑干酒自斟。风轻云淡花无语,水暖山青鸟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