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未悔成语的释义为:即使死很多次也绝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或面临多少次生死考验,都绝不会动摇或感到后悔,常用来形容人的决心和毅力非常坚定。1、九死未悔的拼音: jiǔ sǐ wèi huǐ2、九死未悔的释义: 形容即使经历多次生死考验,也绝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或行为,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3、九死未悔的出处: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 …
最新内容
古诗创作:读龚胜传有感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原文:平生爱读龚胜传,进退存亡断得明。汉室忠臣今已矣,清风凛冽尚留名。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 …
九死不悔成语的释义为:即使死很多次也不会后悔,形容意志坚定,无论遭遇多少危险和困难都决不动摇退缩,常用来形容人对于某种信仰、理想或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1、九死不悔的拼音: jiǔ sǐ bù huǐ2、九死不悔的释义: 形容意志坚定,即使经历多次生死考验也绝不后悔,表示对某种信念、理想或事业的忠诚与执着,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和危险,也绝不退缩或改变初衷。 …
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前度刘郎今又来,玄都观外有花开。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作者及朝代作者:谢枋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字 …
诗词原文叹世明·唐寅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海上蛟龙今寂寞,城中鸡犬自骄雄。朱门酒肉臭难当,路有冻死骨未寒。多少英雄埋没尽,唯留豪气在人间。(注:虽然“东南官吏欠清风,五十年来世道穷”这两句诗在历史上并未直接对应到唐寅的某一确切作品中,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唐寅的风格和时代背景创作了这首《叹世》诗,唐寅,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其作品多抒发对世态 …
九世之仇是指经过九代人的时间所形成的深仇大恨,通常用来形容仇恨极深、历时极久的恩怨。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中国对于复仇观念的重视,强调了仇恨的深远影响和世代相传的特性。1、九世之仇的拼音:jiǔ shì zhī chóu2、九世之仇的释义:九世之仇指的是历经九代人的深仇大恨,形容仇恨极深且历时久远,这里的“九世”并非实指九代,而是夸张地表达仇恨的深远和长久。3、九 …
"九儒十丐"成语的解释指的是在古代社会阶层排序中,儒生的地位被排在第九位,而乞丐的地位更低,被列为第十位,用以形容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甚至不如乞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阶层的轻视态度。1、九儒十丐的拼音: jiǔ rú shí gài2、九儒十丐的释义: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古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地位极低,甚至低于乞丐。“九儒”指的是读书人、知识分子,而“十丐”则是 …
诗词原文赞将宋·岳飞臂间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岳飞虽有多篇诗词传世,但“臂间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这两句并非出自其确切作品,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进行。)作者及朝代作者:岳飞(1103年-1142年)朝代:南宋作者简介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书 …
九仞一篑成语的释义为: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含有劝勉之意,强调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1、九仞一篑的拼音: jiǔ rèn yī kuì2、九仞一篑的释义: 九仞:极言其高;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一篑:一筐土,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 …
诗词原文勉学朝代:清代作者:郑燮(郑板桥)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精理覃思方入妙,浮光掠影易成疏。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隶、楷、行、草皆擅,自成一家;绘画则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