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老虎头上扑苍蝇成语的解释

老虎头上扑苍蝇成语的解释为:比喻自己找死或干冒险的事情,也用来形容不自量力或胆大妄为的行为,因为老虎是凶猛的动物,而苍蝇对于老虎来说微不足道,去老虎头上扑苍蝇无疑是极其危险和不明智的举动。1、老虎头上扑苍蝇的拼音: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2、老虎头上扑苍蝇的释义: 比喻自己找死或干冒险的事情,形容行为极其危险或不理智,如同 …

汉上水边千万树,春来何地着清香。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汉水春望唐·韦庄汉上水边千万树,春来何地着清香。无情柔柳拖烟绿,自在娇莺语媚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扶得醉翁归,只有春愁似酒浓。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 …

一枝寒艳映窗光,蘂气侵衣断客肠。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梅花宋·陆游一枝寒艳映窗光,蘂气侵衣断客肠。独坐小轩风细细,梅花香里梦魂长。作者及朝代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 …

老而不死是为贼成语的解释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一成语的解释通常指年老人没有积极正面的社会贡献或行为不端,虽年岁已高却无益于社会,有时含贬义,用以批评那些倚老卖老、不守本分或对社会没有正面影响的老年人。1、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拼音: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2、老而不死是为贼的释义: 这句话原本出自古代文献,字面意思是“年老而不死的人,就像是贼一样”,但这里的“贼” …

为说西园泉脉动,许携小队探春来。的解释

诗词原文探春宋·陆游为说西园泉脉动,许携小队探春来。柳丝轻拂游人面,花影微摇醉客怀。石径踏霜寻旧梦,竹篱穿月觅新栽。风光无限人陶醉,不负韶华不负才。(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陆游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老而不死成语的拼音

老而不死成语的拼音摘要如下:,,老而不死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拼音为“lǎo ér bù sǐ”,用于形容年老却未失去生命力或精神活力的人,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指某人虽然年老但仍不肯安分守己。1、老而不死的拼音: lǎo ér bù sǐ2、老而不死的释义: 原指年老而不愿死去,现多用来形容年老而品德败坏、没有操守的人,含有贬义。3、老而不死的出处: 出自《论语 …

伤春远目空千里,急景愁肠自九回。的解释

诗词原文春日愁思唐·李商隐伤春远目空千里,急景愁肠自九回。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 …

倚竹姱姿应小驻,高楼急管未须催。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高楼夜宴唐·杜牧华灯初上绮罗香,倚竹姱姿应小驻。高楼急管未须催,且尽樽前今夜舞。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七言绝句著称,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艺术特点在于构思奇绝,用语精警。译文华美的灯火刚刚点亮,绮丽的罗衣散发出阵阵香气,佳人 …

老调重谈成语的释义

老调重谈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再次弹奏已经弹过的曲调,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或指反复强调已经说过多次的理论或主张,没有新的内容或意义。1、老调重谈的拼音: lǎo diào chóng tán2、老调重谈的释义: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有时含贬义,指讲话或写文章没有 …

两京当日见初开,尚想凌云绕故台。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凌云台唐·韦庄两京当日见初开,尚想凌云绕故台。万井镂空烟未散,一川明月照江来。作者及朝代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