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瞿塘峡口冷泉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瞿塘峡口冷泉亭》宋·陆游峡水东流绕石溪,冷泉亭上望西崎。上天设险知为谁,但恐妨人如滟滪。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
最新内容
流落天涯成语的摘要:该成语形容人离开家乡,漂泊到很远的地方,居无定所,生活困苦,常用于描述因战乱、灾难等原因而被迫远离故土,四处流浪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深切同情。1、流落天涯的拼音: liú luò tiān yá2、流落天涯的释义: 形容人因某种原因(如战乱、逃难、失意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到很远的地方,无处安身,生活困苦。3、流落天涯的出处 …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内容,以下信息均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危时叹》作者:李悠然朝代:宋朝诗词原文:当时长年皆有语,后来艰危从此数。春风笑语花前醉,秋雨凄凉月下独。世事如云多变幻,人情似纸易疏疏。回首前尘如梦影,唯余清泪湿衣裾。作者简介:李悠然,宋朝末年的一位文人墨客,生平不详,据传他生 …
流落他乡成语的释义为:指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居无定所,形容人生经历坎坷,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的悲惨境遇。常用于描述因战乱、灾难、贫困等原因而被迫离开故土的人们。1、流落他乡的拼音: liú luò tā xiāng2、流落他乡的释义: 指因某种原因(如战乱、灾荒、个人遭遇等)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漂泊到外地或异国他乡,无法回归故里。3、流落他乡的出处: 这个 …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孟冬水涸石角见,上流下流尽精铁”,我为您构思并创作了一首古诗,同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及其背景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石角见铁唐·李逸风孟冬水涸石角见,上流下流尽精铁。寒霜凝露石骨露,千锤百炼显真色。山河壮丽藏瑰宝,匠人巧手化顽铁。世间万物皆有灵,独爱此石伴铁 …
诗词原文石行朝代:唐代作者:李贺风波虽恶石不去,太古以来怨行者。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舟。千峰无鸟语,万象入寒烟。独步寻幽处,空山响杜鹃。(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 …
寥寥无几成语的拼音是“liáo liáo wú jǐ”,这个成语用于形容数量非常少,非常稀少的情况。在汉语中,拼音是一种将汉字发音转化为拉丁字母表示的方式,方便人们学习和使用汉语。1、寥寥无几的拼音: liáo liáo wú jǐ2、寥寥无几的释义: 形容数量极少,非常稀少,几乎没有。3、寥寥无几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内篇》卷六:“ …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上三峡》,以下是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上三峡唐·李白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瞿唐五月不敢下,滟滪中流大如马。水急石更险,舟轻人甚危。常闻仗忠信,可免风波危。心无罻罗念,但道乘舟归。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部分版本可能不包含最后一句“万里归船弄长笛 …
摘要:寥寥可数成语指的是数量非常少,可以一一数得清楚,形容人或事物稀少到可以轻易计算出来的程度。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珍贵、罕见或难以遇到的情况,表达了数量上的极度稀少和珍贵性。1、寥寥可数的拼音:liáo liáo kě shǔ2、寥寥可数的释义:形容数量非常少,可以轻易数得过来,通常用来强调某类事物或人的稀少。3、寥寥可数的出处: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指向某 …
诗词原文巴江唐·白居易巴江之水西南来,峡束川壅声若雷。万仞如削成峭壁,一江如带绕山隈。舟行逆水愁日暮,鸟度深山啼月来。谁识孤舟蓑笠者,独披寒雨看潮回。作者及朝代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 …